1
在南明一系列皇帝、監國中,隆武帝朱聿鍵可以說是最不幸運的,但又是最有能耐的。
他生於皇族親王家,為明太祖朱元璋第二十三子唐定王朱桱的八世孫,其父乃第八任唐王朱碩熿的世子朱器墭。不幸的是,以庶長子嗣位的朱碩熿不喜歡也是庶長子的朱器墭,惑於侍妾,神魂顛倒,準備另立此妾所生的幺兒為繼,同時無情地將親兒子朱器墭與十二歲的親孫子朱聿鍵囚禁在承奉司內,一關就是十六年。直至朱器墭被侍妾所生子毒害,陝西布政使陳奇瑜前來憑弔,對朱碩熿一番據禮勸說,老唐王才將朱聿鍵放出,請旨立為王世孫,定作繼承人。
朱聿鍵在囚籠中,沒有等死,而是熟讀儒家典籍及朱明祖訓。繼立唐王后,他延攬人才,處事果斷凌厲,不但處死了涉嫌毒死其父的兩個親叔叔,還對崇禎帝關於宗室換授等問題提出了反對意見。尤其是崇禎九年,清國英郡王阿濟格率軍入塞,劫掠諸多州府,朱聿鍵在請旨勤王未獲批准的情勢下,枉顧「藩王不率兵」的祖制,私自組織護軍千餘人北上。
巡撫急忙上報,崇禎勃然大怒,勒令朱聿鍵返回,將其貶為庶人,並按祖制將他關進了監禁有罪宗室的鳳陽高牆。這一關又是七年。太監索賄不成,對其百般折磨,使之身染頑疾,差點丟了性命。
福王南渡,建元弘光,朱聿鍵才因劉良佐奏請,才獲赦重見天日。南京禮部奏請恢復其唐王爵,弘光帝朱由崧不允,而封其南陽王,遷居廣西平樂府。隆武帝朱聿鍵
就在他去平樂途中,清軍攻陷南京,叛將劉良佐將朱由崧俘獻多鐸。弘光朝結束。朱聿鍵逃亡,至潞王朱常淓監國的杭州,有心輔佐,貢獻方略,卻不意這位曾讓史可法等認為「賢藩」的潞王爺,竟比「在藩不忠不孝,恐難主天下」(計六奇《明季南略》卷一《南京諸臣議立福藩》)的朱由崧更混蛋,監國僅五天,就在浙江巡撫張秉貞、內奸總兵陳洪範的簇擁下,開門迎降。
皇帝死了,監國降了,南明的抗清運動還在繼續。福建巡撫張肯堂、禮部尚書黃道周與總理福建抗清軍務的前海盜頭子、明封南安伯鄭芝龍,將鄭氏兄弟鄭鴻逵帶回福建的朱聿鍵,擁為監國,二十日後即皇帝位,以明年為隆武元年。
南明史上的隆武小政權,就在清兵壓境、風雨飄搖的福州出爐了。而臨近的浙江,也有明兵部尚書張國維、行人張煌言等在紹興,支持明魯王朱以海監國,建起了浙東政權。
朱以海任監國的前一天,朱聿鍵已經成了隆武帝。隆武政權和浙東政權都打著抗清的旗號,但朱以海不甘屈居人下,不但殺了給其將士送來十萬白銀的隆武特使,還親率大軍進入福建攻城略地。
有志復明的朱聿鍵,一邊抵抗著朱以海的同室操戈,一邊懾服於鄭芝龍而形同傀儡。好在李自成死後,其有意降清但不願剃頭的余部,在李過、高一功等的率領下,來到了隆武戰旗下。
大順軍余部投效隆武政權,得到了隆武帝的重視。隆武帝差點接受了因母喪不受兵科給事中的名士金堡的建議:「今日天子宜為將,不宜為帝。湖南有何騰蛟新撫諸營,皇上親入其軍,效光武銅馬故事,此皆戰兵可用。」(錢秉鐙《所知錄》卷二)更始二年,劉秀髮幽州十郡突騎,與佔據河北州郡的銅馬等農民軍激戰,迫降數十萬銅馬農民軍,將其精壯之人編入軍中,實力大增。金堡以此激勵隆武帝,寄望他能效仿劉秀成為一千六百多年後的「光武帝」。
2
但是,朱聿鍵沒有劉秀的膽識和威武,不能離開鄭芝龍撐著的保護傘。而具體接受的,為當時駐長沙的南明督師何騰蛟。他最初不情願與農民軍平等合作,不但拒絕了同僚對招撫農民軍的建議,還授意長沙知府周二南與將領黃朝宣率鐵騎營、燕子窩營出城攻擊農民軍。周二南被殺,農民軍直下長沙城外,何騰蛟「急遣人招安,皆被殺」,最後不得不「以鄭公福、汪伯立前往,改招安二字為合營」,得到了農民軍「乃允從而遂節制」。(汪煒《希青亭集·湘上痴脫難實錄》)
何騰蛟先是招撫劉體純、郝搖旗等,將自己的舊部和新來的農民軍設為荊湘十三鎮,繼而命堵胤錫招安抵達常德的李過、高一功所部,將他們安置在荊州。
何騰蛟招撫大順軍有功,又報「罪魁禍首」李自成已死,被狂喜告廟的隆武帝封為東閣大學士兼兵部尚書,晉爵定興伯,統帥軍隊。
按弘光帝最初的詔令:「有能擒斬李自成者,世爵國公,祿萬石。」(王夫之《永曆實錄》卷七《何堵章列傳》)朱由崧懸此重賞,名為崇禎復仇,實則其父亦死於李闖之手。隆武帝本同弘光帝並非同氣連枝,但為了獲得天下人望,也尊崇弘光舊賞,證明自己在復君國之仇。但是,他又稱部議「祖制文臣不得封公侯」,於是給了何騰蛟一個所謂世襲的伯爵。況李自成被斬於九宮山,何騰蛟並未身臨其境,沒有真實憑證,於是,他托稱周二南死,使李自成首級不知所蹤。
一團亂麻,死無對證。李自成與劉宗敏
至於何騰蛟究竟接受了多少大順軍?各有說法。
王夫之《永曆實錄》卷七《何堵章列傳》載:「諸賊失主,遑遽無所依,乃遣使就騰蛟降。高、李部號三十萬,劉體純、袁宗第、張光翠、牛萬才、塔天豹部各數萬,不下五十萬人。」「高、李」即高一功、李過。「號」,號稱,這是誇大其詞。此「不下五十萬人」,是有很大的水分的。
《清世祖實錄》卷十八根據負責追擊李自成的阿濟格奏報,對脫網南下的大順軍余部有一個統計:順治二年閏六月「甲申,靖遠大將軍、和碩英親王阿濟格等疏報:流賊李自成親率西安府馬步賊兵十三萬,並湖廣襄陽、承天、荊州、德安四府所屬各州縣原設守御賊兵七萬,共計二十萬,聲言欲取南京,水陸並進」。阿濟格統兵追剿,不敢將逃脫者人數誇大其詞,但是,李自成逃亡途中,並非如入無人之境,而是後有追兵、前有堵截,雖然將前明大將左良玉打出了武昌,卻因幾次戰敗以及部下叛離,最後在探路西進時被當地民兵武裝打死,其所剩十餘萬部眾,再加上李過、高一功所率輾轉南撤的大順軍後營,並沿途收集十餘股殘兵,也不過二十餘萬眾。
這個數據,在何騰蛟的《逆闖伏誅疏》中,有所證實:「此二十餘萬之眾,為侯為伯,不相上下。」
3
何騰蛟對農民軍未及時整編,而是同另一個兵部尚書堵胤錫,競相派心腹官員前往農民軍中任監軍,並為其將領請功封爵授官,都想著控制這支拼湊之師,作為爭權奪利的籌碼。
這支部隊能逃過清軍和南明軍多路大軍的圍追堵截,無疑是能征慣戰的。尤其是李過、高一功所率的忠貞營,是以原大順軍後營精銳為基礎建立起來的。
但是,李過、高一功,以及統領大順軍右營的劉體純、袁宗第,洞察了何騰蛟、堵胤錫的心思,只堅持「合師剿寇」(張岱《石匱書後集》卷五),即「聯明抗清」,保持著自己的獨立性,只留下「王進才、郝永忠依騰蛟守長沙」(王夫之《永曆實錄》卷十三《高李列傳》)。何騰蛟
順治四年二月,數萬清兵在恭順王兼平南大將軍孔有德的統御下,進攻長沙。而負責鎮守長沙城的王進才,卻揚言缺乏軍餉,在當地大肆搶劫,一直搶到湘陰。他原是郝搖旗招來的舊部裨將,能力一般,卻深受何騰蛟倚重,獲授總兵官都督同知,為李過等老戰友不齒。
正在王進才禍害當地時,清軍兵圍長沙,嚇得王進才倉皇出逃。何騰蛟不能把守,單槍匹馬逃往衡州。長沙失陷。
黃州代理總兵徐勇被調至長沙代理總兵,再立軍功,加都督僉事銜,實授長沙總兵。他更加賣力,派副將李如龍在攸縣一戰,擒獲南明總兵謝如香等,斬首三千。
南明得李自成20多萬精銳,為何不敵幾萬清軍戰長沙?
1
在南明一系列皇帝、監國中,隆武帝朱聿鍵可以說是最不幸運的,但又是最有能耐的。
他生於皇族親王家,為明太祖朱元璋第二十三子唐定王朱桱的八世孫,其父乃第八任唐王朱碩熿的世子朱器墭。不幸的是,以庶長子嗣位的朱碩熿不喜歡也是庶長子的朱器墭,惑於侍妾,神魂顛倒,準備另立此妾所生的幺兒為繼,同時無情地將親兒子朱器墭與十二歲的親孫子朱聿鍵囚禁在承奉司內,一關就是十六年。直至朱器墭被侍妾所生子毒害,陝西布政使陳奇瑜前來憑弔,對朱碩熿一番據禮勸說,老唐王才將朱聿鍵放出,請旨立為王世孫,定作繼承人。
朱聿鍵在囚籠中,沒有等死,而是熟讀儒家典籍及朱明祖訓。繼立唐王后,他延攬人才,處事果斷凌厲,不但處死了涉嫌毒死其父的兩個親叔叔,還對崇禎帝關於宗室換授等問題提出了反對意見。尤其是崇禎九年,清國英郡王阿濟格率軍入塞,劫掠諸多州府,朱聿鍵在請旨勤王未獲批准的情勢下,枉顧「藩王不率兵」的祖制,私自組織護軍千餘人北上。
巡撫急忙上報,崇禎勃然大怒,勒令朱聿鍵返回,將其貶為庶人,並按祖制將他關進了監禁有罪宗室的鳳陽高牆。這一關又是七年。太監索賄不成,對其百般折磨,使之身染頑疾,差點丟了性命。
福王南渡,建元弘光,朱聿鍵才因劉良佐奏請,才獲赦重見天日。南京禮部奏請恢復其唐王爵,弘光帝朱由崧不允,而封其南陽王,遷居廣西平樂府。
隆武帝朱聿鍵
就在他去平樂途中,清軍攻陷南京,叛將劉良佐將朱由崧俘獻多鐸。弘光朝結束。朱聿鍵逃亡,至潞王朱常淓監國的杭州,有心輔佐,貢獻方略,卻不意這位曾讓史可法等認為「賢藩」的潞王爺,竟比「在藩不忠不孝,恐難主天下」(計六奇《明季南略》卷一《南京諸臣議立福藩》)的朱由崧更混蛋,監國僅五天,就在浙江巡撫張秉貞、內奸總兵陳洪範的簇擁下,開門迎降。
皇帝死了,監國降了,南明的抗清運動還在繼續。福建巡撫張肯堂、禮部尚書黃道周與總理福建抗清軍務的前海盜頭子、明封南安伯鄭芝龍,將鄭氏兄弟鄭鴻逵帶回福建的朱聿鍵,擁為監國,二十日後即皇帝位,以明年為隆武元年。
南明史上的隆武小政權,就在清兵壓境、風雨飄搖的福州出爐了。而臨近的浙江,也有明兵部尚書張國維、行人張煌言等在紹興,支持明魯王朱以海監國,建起了浙東政權。
朱以海任監國的前一天,朱聿鍵已經成了隆武帝。隆武政權和浙東政權都打著抗清的旗號,但朱以海不甘屈居人下,不但殺了給其將士送來十萬白銀的隆武特使,還親率大軍進入福建攻城略地。
有志復明的朱聿鍵,一邊抵抗著朱以海的同室操戈,一邊懾服於鄭芝龍而形同傀儡。好在李自成死後,其有意降清但不願剃頭的余部,在李過、高一功等的率領下,來到了隆武戰旗下。
大順軍余部投效隆武政權,得到了隆武帝的重視。隆武帝差點接受了因母喪不受兵科給事中的名士金堡的建議:「今日天子宜為將,不宜為帝。湖南有何騰蛟新撫諸營,皇上親入其軍,效光武銅馬故事,此皆戰兵可用。」(錢秉鐙《所知錄》卷二)更始二年,劉秀髮幽州十郡突騎,與佔據河北州郡的銅馬等農民軍激戰,迫降數十萬銅馬農民軍,將其精壯之人編入軍中,實力大增。金堡以此激勵隆武帝,寄望他能效仿劉秀成為一千六百多年後的「光武帝」。
2
但是,朱聿鍵沒有劉秀的膽識和威武,不能離開鄭芝龍撐著的保護傘。而具體接受的,為當時駐長沙的南明督師何騰蛟。他最初不情願與農民軍平等合作,不但拒絕了同僚對招撫農民軍的建議,還授意長沙知府周二南與將領黃朝宣率鐵騎營、燕子窩營出城攻擊農民軍。周二南被殺,農民軍直下長沙城外,何騰蛟「急遣人招安,皆被殺」,最後不得不「以鄭公福、汪伯立前往,改招安二字為合營」,得到了農民軍「乃允從而遂節制」。(汪煒《希青亭集·湘上痴脫難實錄》)
何騰蛟先是招撫劉體純、郝搖旗等,將自己的舊部和新來的農民軍設為荊湘十三鎮,繼而命堵胤錫招安抵達常德的李過、高一功所部,將他們安置在荊州。
何騰蛟招撫大順軍有功,又報「罪魁禍首」李自成已死,被狂喜告廟的隆武帝封為東閣大學士兼兵部尚書,晉爵定興伯,統帥軍隊。
按弘光帝最初的詔令:「有能擒斬李自成者,世爵國公,祿萬石。」(王夫之《永曆實錄》卷七《何堵章列傳》)朱由崧懸此重賞,名為崇禎復仇,實則其父亦死於李闖之手。隆武帝本同弘光帝並非同氣連枝,但為了獲得天下人望,也尊崇弘光舊賞,證明自己在復君國之仇。但是,他又稱部議「祖制文臣不得封公侯」,於是給了何騰蛟一個所謂世襲的伯爵。況李自成被斬於九宮山,何騰蛟並未身臨其境,沒有真實憑證,於是,他托稱周二南死,使李自成首級不知所蹤。
一團亂麻,死無對證。
李自成與劉宗敏
至於何騰蛟究竟接受了多少大順軍?各有說法。
王夫之《永曆實錄》卷七《何堵章列傳》載:「諸賊失主,遑遽無所依,乃遣使就騰蛟降。高、李部號三十萬,劉體純、袁宗第、張光翠、牛萬才、塔天豹部各數萬,不下五十萬人。」「高、李」即高一功、李過。「號」,號稱,這是誇大其詞。此「不下五十萬人」,是有很大的水分的。
《清世祖實錄》卷十八根據負責追擊李自成的阿濟格奏報,對脫網南下的大順軍余部有一個統計:順治二年閏六月「甲申,靖遠大將軍、和碩英親王阿濟格等疏報:流賊李自成親率西安府馬步賊兵十三萬,並湖廣襄陽、承天、荊州、德安四府所屬各州縣原設守御賊兵七萬,共計二十萬,聲言欲取南京,水陸並進」。阿濟格統兵追剿,不敢將逃脫者人數誇大其詞,但是,李自成逃亡途中,並非如入無人之境,而是後有追兵、前有堵截,雖然將前明大將左良玉打出了武昌,卻因幾次戰敗以及部下叛離,最後在探路西進時被當地民兵武裝打死,其所剩十餘萬部眾,再加上李過、高一功所率輾轉南撤的大順軍後營,並沿途收集十餘股殘兵,也不過二十餘萬眾。
這個數據,在何騰蛟的《逆闖伏誅疏》中,有所證實:「此二十餘萬之眾,為侯為伯,不相上下。」
3
何騰蛟對農民軍未及時整編,而是同另一個兵部尚書堵胤錫,競相派心腹官員前往農民軍中任監軍,並為其將領請功封爵授官,都想著控制這支拼湊之師,作為爭權奪利的籌碼。
這支部隊能逃過清軍和南明軍多路大軍的圍追堵截,無疑是能征慣戰的。尤其是李過、高一功所率的忠貞營,是以原大順軍後營精銳為基礎建立起來的。
但是,李過、高一功,以及統領大順軍右營的劉體純、袁宗第,洞察了何騰蛟、堵胤錫的心思,只堅持「合師剿寇」(張岱《石匱書後集》卷五),即「聯明抗清」,保持著自己的獨立性,只留下「王進才、郝永忠依騰蛟守長沙」(王夫之《永曆實錄》卷十三《高李列傳》)。
何騰蛟
順治四年二月,數萬清兵在恭順王兼平南大將軍孔有德的統御下,進攻長沙。而負責鎮守長沙城的王進才,卻揚言缺乏軍餉,在當地大肆搶劫,一直搶到湘陰。他原是郝搖旗招來的舊部裨將,能力一般,卻深受何騰蛟倚重,獲授總兵官都督同知,為李過等老戰友不齒。
正在王進才禍害當地時,清軍兵圍長沙,嚇得王進才倉皇出逃。何騰蛟不能把守,單槍匹馬逃往衡州。長沙失陷。
黃州代理總兵徐勇被調至長沙代理總兵,再立軍功,加都督僉事銜,實授長沙總兵。他更加賣力,派副將李如龍在攸縣一戰,擒獲南明總兵謝如香等,斬首三千。